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我的世界 我的世界
格物致知:如何找到那把“是非善恶”的尺子?
冬寂 2022-09-15 09:58:48 【我的世界】 1837人已围观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八条目,记住了哈。
《大学》里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意思是说,要平天下,必须先治国,治国必须先齐家,齐家必须先修身,修身必须先正心,正心必须先诚意,诚意必须先致知,而致知就要靠格物。这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反过来也一样。《大学》里说:“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什么意思呢,格物了,就是致知了;致知了,就诚意了,以此类推,一直到平天下,这八条前后之间是充分必要条件。
充要条件就是说,你只要这样干,肯定行;你不这样干,绝对不行。所以说,这八条目,就是金科玉律了。你要重视这个结论,真照这样去干,知行合一,你就前途无量。
除了搞清楚八条目之间的关系,知道八条目的学习顺序也很重要。《大学》里说:“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意思是说,知道哪个在先,哪个在后,就接近得道了。这个要记住,先后次序是儒家哲学的一个核心,任何事情都要分清先后。比如“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为什么?因为耕耘在先,收获在后,问耕耘才有收获;问收获呢,只会给你带来焦虑和纠结。问耕耘可以改变收获,问收获什么都改变不了,这就是个先后问题。
八条目当中有一条是核心,那就是中间的“修身”。修身前面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是告诉你修身的路径,修身的后面是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修身的结果。《大学》说,从天子到普通老百姓,人人都应该以修身为本。修身,就是儒家最重要的价值观,也是我们这门课最开始提出的目标。
这一讲,我就以修身为分界线,先讲八条目的前四条: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但是问题来了,《大学》这本书里没有解释什么是格物致知,我猜可能是竹简掉了几片,那段内容丢掉了。总之,其它每一条都有解释,就这两条没解释。朱熹在编著四书的时候,就在这里补了一段解释。
朱熹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之所以说要致知,就必须要格物,意思是说,要知道,就必须即物穷理,研究那事物,穷尽它的道理。
朱熹接着说:“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其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人心有知,万物有理,我们不能穷尽事物之理,所以知有不尽,就是还没有能够做到全知。
他又接着说:“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致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所以《大学》一开始教导学生,对凡是天下之物,无不在对它已知的理的基础上进一步穷尽,表里精粗,无所不到,这样用力时间长了,就能无所不知、无所不明了。
朱熹最后总结:“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这就是格物完成,就是“知之至”了,就是知道的极致,是最高境界了。
朱熹说的这些,就成了之后一千年“格物致知”的标准解释。但到了明朝,王阳明对此提出了疑义,他的怀疑也很有道理。他说,《大学》里说了“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八条目是有严格的先后次序的,如果格物是要格物穷理,要穷尽天下全部事物的全部道理,达到知无不尽才算是格物致知,那这个任务显然是一辈子也完不成的,那我不是到死也进不了“诚意、正心”的阶段吗?还谈什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呢?
王阳明想不通,他决定自己做一个试验,选一个物来格,他选了竹子。说格就格。王阳明到花园里,对着竹子盘腿而坐,盯着竹子,就开始格。格了七天七夜,什么也没格出来,倒是把自己给格病了。王阳明就断定:朱熹错了!
就此,王阳明提出了格物致知的新解释,也打开了一个思想的新世界。
王阳明说,格物致知的知,不是知识,而是良知;格呢,不是去做实验搞物理研究,而是格子的格,画好了格子,就等于画好了一个标准,这是一个是非善恶的标准。比如,我们说大臣的职责是格正君王,这个格就是一个是非善恶的标准,格子就是个框,格正就是匡正。我拿着这个是非善恶的格子,去格那个物,看套不套得上。套得上,就是是,就是善;套不上,就是非,就是恶。这就是格物致知,我一套,就致良知,就知道是非善恶。后来王阳明把这个思想总结为他的“四句教”,就是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你自己心里有良知,一件事情的是非善恶,你自己心里明明白白的,都知道。遇到什么事,你用这个良知的格子去套一下,立即就明白了,不要给自己找理由,不要自欺欺人,该怎样就怎样,善的就留下,就去做;恶的就摒弃,不要作恶,这就是格物致知。
格,不是研究,是用是非善恶的标准去检验;物,不是物体,而是那个事,是你遇到的每一件事;致,不是穷尽,是导致,是找到;知,不是知识,是良知。
四个字,朱熹全错!用朱熹的解释,要即物穷理,才算格物致知,那永远都完不成,后面六条永远都操作不起来。用王阳明的解释,八条目就豁然开朗了,马上可以操作。遇到一件事情,该怎么办?我用是非善恶的格子往上一套,大是大非,非常清楚。对的我就做,不对我就不做,这就格物致知、致良知了。我既然知道该怎么做,我就有了诚意,有了诚意,心就正了,然后就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格是是非善恶的标准格子,那这个标准在哪里呢?王阳明说:“良知自然会知。”简单得很,就是你自己的良知,你自己心里都明白。
比方说,我是一个学生,该不该好好学习?人人都知道该好好学习,但为什么那么多人不好好学习呢?这就是没有格物致知。喊他出去玩的时候,他格子一套,知道不该去,但他还是去了。
格物致知,就是完全没有任何利益的考量,只按是非善恶的标准去做,就是绝对坚持原则,没有任何选择性,该怎样就怎样。
注意啊,这就是儒家修养入门的第一级台阶:遇到任何事情,绝对不做任何利益考量,绝对不选择性执法,绝对按大是大非、是非善恶的标准去做,这就是致良知。
我这门课很难,难点不在于朱熹的致知,掌握知识;而在于王阳明的致知,致良知,知行合一,按这些原则去行动。但是,现在你听起来,好像是在讲大道理,觉得是圣人理想,很难落地。听完全部课程,你就会真正理解它的全部原理。你会发现,那些原理听上去很高深,其实真正的骨血也就那么一点点,主要看你能不能坚持做下来。
说完格物致知,我们再看后面的诚意正心,这部分很好理解。
王阳明说“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知道了是非善恶,知道了自己该怎么办,打定了主意,就有了诚意。
什么是诚意呢?朱熹说:“诚者,不自欺也。”比如你要跟客户说假话,你自己知道是假话,只是为了附和他而说的,那如果你能做到不欺骗自己,你就有了诚意。所有是非、善恶、真伪,都看得了了分明,心上发出来的念头和考虑,都是真实无妄,没有一点虚情假意,这就是诚意。
在我看来,这个“诚意”的“诚”字,是整个儒家修养的根本。从《大学》到《中庸》,就修一个“诚”字,从《大学》的“诚意”到《中庸》的“至诚”,也就是至诚如神——能把诚意修养到极致,你就能成为天地人三合一的神。留下这个话头,到《中庸》,我们要攀登至诚如神的高峰。
做到诚意之后,就能正心,一颗心妥妥地在胸腔里,端端正正,无所偏倚。我们不是常说做一件事要先端正态度吗?这就是正心。心一正,就一举一动都符合道理和规矩,一举一动都对;一举一动都对了,才算是修身了,身上的每个地方都修养到位;修身之后,就接上了后四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总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用王阳明的“致良知”三个字就够了。良知自然会知,你自己心里都知道,都有数。只要你能够做到诚意,不自欺,不自欺欺人,一切自然无往不正,正大光明,走在光辉大道上。
讲完了八条目的核心,下一讲,我讲八条目的后四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上一篇: 微生物:葡萄酒和白酒的历史
下一篇: 如何在网上向人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