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我的世界 我的世界

《人类动物园》:为什么说都市是人类动物园?

冬寂 2022-06-21 09:06:55 【我的世界】 3425人已围观

《得到APP》解读人:张铂镭

关于作者

本书作者德斯蒙德·莫利斯是英国著名动物学家,生物人类学家。他所著的《裸猿》等数十部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其中《裸猿》《人类动物园》以及《亲密行为》作为“裸猿三部曲”翻译引进中国,多次再版。

关于本书

本书是德斯蒙德·莫利斯的“裸猿三部曲”之一。在这本书中,作者用动物性的视角关注了人类生活在都市里的困境,认为人类其实并不适应都市的生活,都市并不是让人舒适居住的水泥丛林,而是人类动物园。

核心内容

人类并不适应都市里的生活,都市并不是人类居住的天堂,而更像是关押人类的动物园。

第一,人类为什么不习惯都市生活呢?

第二,如果人类不习惯都市,为什么还住在里面不出来呢?

第三,人类能不能在都市里住得更舒服?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我是张铂镭,今天要为你解读的书是《人类动物园》,这本书从动物学视角重新审视了人类的都市文明。

这本书的书名,听起来有点奇怪,“人类”和“动物园”这两个词怎么会放在一起?这里的“动物园”,不是展示动物的那个动物园,而是我们居住的都市。这本书英文原版的副标题,翻译过来是“一位动物学家对都市动物的经典研究” 。没错,这本书就是要把都市看作动物园,把居住在里面的人类当作动物研究。

究竟是什么人,会用这么奇特的视角来观察人类自己呢?这就得介绍一下本书的作者,英国著名动物学家,德斯蒙德·莫里斯。他写了一套书,叫作“裸猿三部曲”,分别是《裸猿》《亲密行为》和今天解读的这本《人类动物园》。这三本书,都是用研究动物的方式来看人类。在莫里斯眼里,人类不是尊贵的万物之灵,而是一种没有毛的猿猴,也就是所谓的“裸猿”。这个概念像是揭开了一层遮羞布,开启了之后学界讨论人类演化的风气。但是在作者莫利斯第一次提出这个概念的1967年,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一些保守势力甚至扬言要把他的书收缴,烧毁。直到莫利斯2017年为《裸猿》再次写作序言的时候,还在梳理自己的观点引发的争议和论战。

照理说,不管当年有多大的争议,到也应该尘埃落定了。今天要说的这本《人类动物园》,最早出版于1969年的英国。为什么一本出版于几十年前的书,值得今天的我们去了解呢?因为莫利斯找到了一个不会过时的切入点,那就是,尽管人类创造了辉煌的现代文明,但是仍然受制于自己的基因。只要我们不准备直接改造自己的基因,那么,了解我们一路走来累积下来的天性,永远会是人类更好地理解自己,更好地改造居住环境的钥匙。

《人类动物园》聚焦的是人类居住的都市。从莫利斯的角度看去,我们会发现,人类居住在都市里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人类并不适应适应都市的生活方式,不少人会感到刺激过度,因此焦虑,不安抑郁,但同时也有很多人会会觉得刺激不足,因此感动无聊。莫利斯说,这些反应和动物园里的动物特别接近,被关在幽闭狭小空间里的动物和关在房间里的人类有许多类似的反应。但和关在动物园里的动物不同,人类是有行动的自由的。更重要的是,都市是人类自己亲手建造的啊。为什么人类会给自己打造一个住着并不舒服的动物园,还赖在里面不走了呢?

书里没有对这个问题进行直接回答,而是对都市里的人类与自然状态下的动物进行了大量比较。但是这些比较其实都在回应这个问题。我读完本书后,自己给了一个总结,那就是,人类的都市是历史发展中的一个不完美但可迭代的解决方案,因为不完美,所以我们身处其间会感到不舒服,因为可迭代,所以我们会继续生活在其中,尝试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

接下来的解读,我们会来讨论三个问题,第一,人类为什么不习惯都市生活呢?第二,如果人类不习惯都市,为什么还住在里面不出来呢?以及第三,人类能不能在都市里住得更舒服?

第一部分

首先,第一部分,我们来看看,为什么莫利斯认为,人类不习惯都市生活?

在全书的开头,作者给了一组场景的对比。在一边,是在一片蛮荒之地上居住的人类部落,人口规模大概有60个人。部落周围是美丽的自然风光,有各种不同的动物。男性每天出去打猎,女性采集果子,孩童在营地周围嬉戏打闹。在另一边,是都市里的高楼大厦,这里居住着大概600万人。放眼望去都是机器和建筑。街上人来人往,冷漠而忙碌。 

从第一个场景里的部落生活到第二个场景里的都市生活,人类用了多久呢?只有几千年。看起来这段时间并不短,但是人类的基因来不及发生什么巨大的变化。相比之下人类在部落里生活了多久呢?作者给的数字是100万年。 换句话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类的基因长期以来适应的环境都是部落时代的环境,相比之下,人类进入都市生活的时间太短,基因还来不及调整和适应。换句话说,人的生物基因进化没有跟上社会和文明发展的步伐。

作者莫利斯认为我们现代都市人的状态与过去的部落生活迥然不同,应该叫作超级部落。超级部落与原来部落相比,人口更多,居住环境更加拥挤,而且人际关系更加复杂。然而超级部落和普通部落相比,不仅是人口数量更多,而且有本质上的区别:普通部落是一个熟人社会,而超级部落本质上是一个陌生人社会。 

在一个熟人社会里,所有人都认识彼此,很多冲突和矛盾都是可以面对面解决的,而且社会成员之间都认识,抬头不见低头见,默认彼此是平等的,即使产生了矛盾,也不容易升级成严重的冲突。熟人社会里的秩序往往可以依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但是陌生人社会则不一样,大家彼此之间谁也不认识谁,做起坏事很容易没有底线。书里举了偷盗的例子。在熟人部落里,盗贼是不会偷部落内部成员的东西的,瞄准的人都是部落外的。所谓盗亦有道。 但是在大都市里,小偷不会因为和你住在同一个都市里就对你把你当作自己人,对你网开一面。

身处这样的陌生人社会,人际关系疏离,人身处其中,非常容易感到失落和孤独。生活在都市的人,多少都会有相关的困扰,比如,焦躁、睡眠紊乱、疲惫,以及长此以往导致的压力性肥胖,肠胃功能紊乱等等。这些健康问题也和都市里糟糕的居住环境有关系。比如噪音,空气污染,空间拘束,过度拥挤,这些问题都会损害人类的健康。尤其是狭小的生存空间,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压力。作者解释说,所有的动物都需要一定的生存空间,但是都市里人们的生活方式过于拥挤,所以其实几乎所有生活在都市里的人都或多或少地患有幽闭恐惧症,只是很多人的症状较轻,不易觉察而已。 

一个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他的压力不仅来自生存环境本身,还来自身边持续不断的强竞争。作者观察到,许多群体类动物都会竞争群体中的地位。比如在一个猴群中,猴王总会衰老,新一代的小猴子总会长大,这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竞争时刻存在。人类社会里也有竞争。在过去的部落时代,部落的人数有限,竞争的强度不会太大。但随着人类进入数百万人居住协同的超级部落,对于地位的追求往往会成为一个没有尽头的过程。即使一个人取得一时的成功,也还有更高的位置等待着他去奋斗,每一个成功者背后都有无数的失败者,只有极少数人可以成功登顶。在竞争中的每个人都会承受巨大的压力,对绝大多数人而言,这个压力没有尽头,爬不上去的挫败才是大多数人的常态。这是一个挫败大多数人的游戏。

不少人感到挫败后心怀怨念,转而欺负比自己地位更低的人。那么,如果一个人被自己级别更高的人欺负了,不敢回击怎么办呢?作者说,他很可能会转向地位他更低的,更弱小的个体,拿他们撒气。在动物行为学上,这叫作“攻击转向”。 如果这个人比较善良,或者周围没有人可以供他撒气,那么他会选择自我伤害。而在极端情况下,人会选择自杀。作者认为,都市里的高自杀率正是攻击转向的后果。

因此,作者认为,人类其实并不像看上去那么适应都市生活。作为一个动物学家,莫利斯说,自己在观察都市里的人类时,时常想起被关在动物园里的动物。在被囚禁和被限制的环境中,这两者展现出诸多的相似性。 两方都脱离了自己基因最适应的环境,生活在人造的环境中。大量的人类群聚在都市,形成了一个彼此陌生的超级部落。人类身处都市这样一个陌生人社会,孤独而失落,复杂的社会网络又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竞争和人际压力。因此,人类展现出诸多不适应的地方。在莫利斯生活的1960年代,人们把繁华的都市称为水泥丛林,但是莫利斯说,丛林里的动物们并不是这样生活的,他们自由自在,悠然自得。都市不是水泥的丛林,而是人类动物园。

第二部分

莫利斯把都市里的人类和动物园里的动物联系在一起,这个类比非常有冲击力。但是只要我们稍微多想一步就会发现,这个类比当中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动物可不是自愿关进笼子里的,但居住在都市里的人类却是自愿住在都市里的。

如果一个人厌倦了都市里的生活,他随时可以离开,搬家去其他地方生活,或者找一个和都市完全不同的环境去度假休息。即使如此,许多大都市的人口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在慢慢增加。换句话说,很多人是自己选择住进了大都市里。

那这就是我们第二部分的问题,既然人类并不那么适应都市生活,为什么人类都还住进了都市里呢?

其实,这个问题还需要拆解一下,因为都市是我们人类发明的居住环境呀,那不应该完全满足人类的诉求,怎么舒服怎么来吗?为什么人类会发明出和自己本能有冲突的居住环境呢?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接着问,为什么人类赖在都市里不出来。

好,让我们一个一个来看。说起人类为什么会发明都市这种居住环境,作者认为,都市其实是之前一系列问题的一个集中解决方案。

如果我们把目光聚焦在采集狩猎时代的人类,我们会发现他们面临三个巨大挑战:食物来源不稳定,安全得不到保障,以及文明成果无法积累。但是后来,随着人类进入农业时代,食物问题基本得到了保证。农田不能移动,人类在农田附近建立了都市,定居下来,保卫收获的粮食。巨大的人口可以让一些人专门从事战争,于是安全问题也得到了保障。最后,因为农业产生了大量多余的粮食,所以一些人可以脱离日常的生产,专心做好自己擅长的工作。这些脱产的人贡献了文字,神学,天文,哲学,政治,等一系列文明关键性的地基建筑。文明的成果因此可以积累,越发展越快。这样一来,居住在都市里就成了一种很有吸引力的解决方案。 

这个解释确实可以说明在文明发展初期,人类为何会选择都市这种生活方式。之后人类的历史发展,是越来越多的人住进都市。直到今天,虽然都市里依旧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依旧无数人选择远走他乡,去大都市生活。是什么因素,让都市有如此强大的吸引力?为什么人类住进都市里就不走了呢? 

作者莫利斯的说法是,因为都市满足了人类的一个关键诉求,那就是追求刺激。 

追求刺激是埋藏在人类天性里的关键追求。莫利斯解释说这可能和人的杂食天性有关系。一些肉食性动物比如猫头鹰,是可以做到长时间保持不动的。因为只需要捕食一次,就可以保证很久都不饿。但是杂食性动物是不一样。他们是机会主义者。他们需要不停地寻找捕食的机会,才能确保自己可以找到足够多的食物,才能够活下去。人类是杂食动物的一种,所以我们的大脑会不断地寻找机会,一刻也闲不下来,换句话说,我们的大脑追求刺激,讨厌无聊。 

人类有多讨厌无聊呢?我看到过一个心理学实验,可以给一个很直观的说明。2014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开展了这样一个心理学实验,在实验开始前,对每个受试者释放了一个有一定强度的电击,并且采访他们的感受。绝大多数人表示,太可怕了,太难受了。有人甚至表示,宁可付钱也不希望再被电了。在实验的环节,受试者会被关进一个房间独处思考。在此期间,他们什么也干不了,除了可以按按钮,再被电一次。结果受试者中67%的男性和25%女性再次主动电了自己。 

为了保证刺激的充足,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花样。

有时候人们会解读并且放大一些刺激。比如书里提到,男性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魁梧在西装里加入了垫肩,而女性改变了自己唇部的颜色让自己显得更健康,也就是涂口红。而人类对于刺激非常容易感到腻烦,所以时尚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更替一次款式,为了保持刺激的新鲜感。 

除了追寻直接刺激,人类还发明了一系列的游戏来模拟刺激,获得满足,比如足球篮球等一系列体育赛事,作者认为这些赛事之所以扣人心弦是因为这些比赛模拟了狩猎当中的一些关键元素,比如足球和狩猎都需要团队配合,再比如足球最后的射门这个动作模拟了击杀猎物的最后一击等等。 

从刺激的角度来看,都市就有了一种不可撼动的优势。如果我们住在都市里,可以随时享受到各样的美食,可以听音乐会,可以看电影,可以观看各式各样的体育赛事,游戏实况,可以买到各种各样的衣服,鞋子,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甚至连遇到有趣的人的概率,都会大得多。为什么都市会有这样的优势呢?我们仔细想想就会发现,根源恰恰在于超级部落的人口规模。大规模群聚可以进一步推进劳动分工。有一些年轻人不愿意回老家,是因为老家压根儿没有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只有更大规模的部落可以养活更加精细的工种,在大都市里,有人可以专门从事艺术创作,专门开发某一种美食,专门从事体育项目。这些人反过来又更加丰富了都市里的刺激,让都市变得更加的不可替代。

当然,刺激也不是越高越好,而是要适度。也有不少在都市里的人会感到生活节奏太快,压力太大,想要回乡下生活。对于这样一部分人,莫利斯说,都市也会对他们施加一种潜在的影响,那就是会不自觉拔高他们接受刺激的水平。一旦一个人适应了高水平的刺激,就很难再对低水平的刺激感到满足了。所以虽然不少人吵着要去乡下隐居,但是一般住不了两天,又会再次回到都市里生活。有的人回到乡下以后倒是没回城里,但是他们总会觉得乡下缺点什么,所以会积极改造乡下,一会增加个酒吧,一会开展个什么新业务,不知不觉,人虽然没有回到城里,但是把乡下给都市化了。 莫利斯解释说,这背后的关键就是,都市不可逆地拔高了人们对于刺激的接受水平。

我们这么说容易给人一个感觉,那就是都市特别狡猾,通过源源不断的刺激把所有人都留在这里。但其实这还不是事情的全貌。都市除了提供了足量的刺激,它还为人类迸发足够的创造力提供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孕育场所。

现在生活在都市的我们,一般都会觉得创造力是特别正面的存在。但是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创造力其实也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力量。创新不是凭空产生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新想法新思路往往需要经历大量的试错。这背后需要大量的人才和大量的资源去做一些没有直接收益的事情。一些新想法甚至会冲击,挑战乃至摧毁原有的社会规范。这样一来,如果一个社会想要享受创造力带来的巨大红利,它必须同时拥有强大的力量来维持自我。作者将这种聚拢社会,维护稳定的力量称为内聚力。

作者认为,如果我们想要一个地方作为孕育创造力的绝佳温床,那么这个地方同时要具有强大的创造力和强大的内聚力。这个诉求其实是有一些矛盾的,因为创造需要一定程度的无序,而内聚力需要足够的秩序。那如何做到这样灵活的秩序呢?作者说,当下可以平衡创造力和内聚力的群居方式,依旧只有都市。因此,虽然都市为我们带来了诸多的问题,但是人类又不得不依赖都市。甚至可以说,即使我们想要发明出一种超越都市的生活方式,我们也需要都市,来孕育我们的新思想,新想法。从这个角度来说,都市是都市问题的解决方案。 

第三部分

说完了都市会给人类带来什么问题,以及人类为什么离不开都市,最后这个部分,我们回到我们在都市里的日常生活。既然都市会给我们带来诸多的不舒适,那么莫利斯在书中有没有给出什么让我们活得更舒适的建议呢?第三部分我们就来看看莫利斯的建议。

在书中,莫利斯没有针对这个问题,直接给出答案,但是书里有不少有启发性的思考,我读完之后为你总结了一下,我称之为“平衡自己的钟摆。”

在莫利斯看来,人类在都市里遇到的许多问题都可以用刺激和无聊来解释。在都市里生活的我们,其实一直在刺激过度和刺激不足之间摇摆。这种摇摆对个人来说,是一种消耗。有一类人在都市生活中过得如鱼得水,观察他们后我们会发现,他们会严格控制自己受到的刺激,保证外界刺激处在自己能掌控的范围内。我们可以学习他们,在刺激与无聊之间找到一条中间的路径,维持这两者的动态平衡,寻找一种保持中道的生活方式。 

而平衡自己的钟摆,就是在我们感到刺激与无聊失衡的时候,主动调整平衡的工具箱。那具体应该如何使用这个工具箱呢?我们来看两个场景。 

第一个场景我们来看一个痛苦的中年人。他每天开车回家以后,他不会立刻下车,而是为自己点上一支烟,在车里坐着发呆。他觉得下车是一个分界线,在车外他是个提心吊胆的中层,晋升的机会不大,只能等着被下面的新人顶替。他要直面爹妈的期待,面对媳妇的不满,要去辅导孩子的作业。他只想在车里躲一会,抽根烟,做一会自己。

对于这个中年人,莫里斯会给什么建议呢?莫里斯会说,这个人的问题在于受到了过度的刺激,处在一种高度紧张和不安的状态。这种情况下,他需要的是安全感。那他可以怎么做呢?莫里斯会建议说,他可以尝试去构建自己的一个小部落。

小部落其实才是人类基因里最为熟悉的生存状态。在近百万年的时间里,人类长期处在这样的生存状态下,居住在部落里,一同抵御外界的巨大的不确定。因此,生活在部落已经成了人类基因里的冲动。十几个熟人构成的互帮互助的小圈子,可以迅速帮助一个人抵御外界巨大的不确定性,感受到安全和包容。

具体到这个中年人,他首先可以考虑把自己的家庭当作一个部落去经营。他可以考虑转换一下思路,不再把家里人视为一种压力,多花时间陪陪他们,给老婆做点好吃的,陪儿子玩会游戏,心里有什么不开心的事也和老婆和爹妈多说说。他可以建立更多情感上的连接,让自己在其中吸纳精神养分,排出情绪垃圾。就像细胞在组织中新陈代谢一样。

如果他感到无力去改变家庭,自己只是感到疲惫并且想逃离,那么他可以考虑通过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一个新的小部落。如果他喜欢钓鱼,他可以考虑去物色有类似爱好的朋友,并且和他们组成一个小团体。有的人会觉得这不就是个兴趣俱乐部嘛,都是些走走过场的事情,没什么意思。但是按照莫利斯的意见,想要找个小团体发挥治疗心灵的作用,需要这个人不计付出与回报,把这个组织像家一样经营。他越是不见外,越是把这个小团体当作自己的栖身之所,为之付出,这个小团体对他的回报也就越大。

有了自己构建的小部落,就有能力来平衡外面纷繁的大世界。即使依旧身处都市之中,人似乎也有了一个安抚情绪,安顿自己的立足之处了。

说完痛苦的中年人我们来看另一个场景,一个苦闷的大学生。他辛辛苦苦终于考进了一所心仪的大学。结果在学校里发现,自己在一天天朽坏。他提不起劲来学习,也不知道自己每天在干什么。高考的奋斗似乎成了遥远的回忆,现在的自己好像就是条咸鱼。他怀疑自己,觉得活着没啥意思,但也觉得难受,总觉得心里有一份说不出的苦闷和慌张。

对于这样的一位同学,莫里斯会有什么建议呢?莫里斯会说,这位同学的问题在于他受到的刺激不足。他在高中日复一日的学习其实是非常枯燥的,之前之所以可以维持,是因为考试的压力和不断的竞争,不断地反馈给他足够的刺激,加上老师和家庭的监督,让高中的复习模式可以勉强维持下来。但是等他上大学之后,不再有高考的压力和模拟考的结果提供刺激了。加上大学的环境也比之前高中的环境要宽松得多,因此,刺激不足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这个年轻人就陷入了人生的空虚,在莫利斯看来,这就是无聊。

那他可以做点什么呢?莫里斯说,加强刺激就行了。不是每天打打电脑游戏的刺激,而是真实而新鲜的刺激,比如,可以考虑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加入一些学校的社团,认识一些新的同学。如果没遇到合适的话,可以试试运动,甚至是挑战性较大的运动。这位同学不是感受到苦闷和无聊吗?很多运动员分享心得的时候会说,自己做挑战性运动是因为全新的体验让他感到活得清醒。

莫里斯提醒说,这不是简单的寻欢作乐。强烈的刺激会带来一个副产品,那就是能激发创造性。重新把自己放到一个有挑战的环境下,人的探索本能会被激活,迸发出的强悍的创造力,所谓穷则思变。人类的部落时代,就是在不断地面对生死难题,不断地想出新的解决方案的。这位同学可能会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一些自己之前从来没有过的新想法,新点子。甚至可能改变他之前对于整个人生的看法和规划。 

这就是我为读完《人类动物园》后,为你归纳的,平衡自己的钟摆。通过以上这两个场景,你能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感受。我们总是在刺激和无聊之间寻找着一个平衡。当我们在这两端不安地摇摆的时候,我们需要一系列方法和工具,来帮我们稳定自身,回到一个接近中道的位置,恢复我们的掌控感。

结语

好,德斯蒙德·莫利斯的《人类动物园》到这里我就差不多为你解读完了,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莫利斯认为,人类居住在都市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因为都市的生活方式其实并不完全匹配人类的基因冲动,居住在都市里的人类会感到孤独、压抑和痛苦,就像动物园里的动物一样。而之所以人类会选择居住在都市,是因为都市提供了高质量并且易得的刺激,一旦人类适应了这种刺激强度,会变得难以离开都市。更重要的是,都市为人类迸发创造力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孕育场所,所以即使人类想要改变都市,想出更好的解决方案,也需要继续留在都市里。最后,关于人类应该如何在都市里更好的生活,我读完全书后为你总结了“平衡自己的钟摆”,让我们可以在刺激过度或者无聊的时候自主地来调节自身,保证我们处在一个刺激适度的好状态。

最后,我想跟你说一点我自己的心得体会。读完这本《人类动物园》我最直接的感受是,我们当下的生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结果,而是一步一步前进,不断调整,不断优化的过程中的某一个短暂的停歇。我们在不断地改造着自己的生活,对于明天,我们似乎有近乎无限的想象。而这本书也给出了一个提醒,那就是我们的想象并不是无限延展的,它会面临一系列刚性的约束,其中一个关键的约束就是,我们的基因里所蕴含的习性。我们的基因在告诉我们,什么样的生活才是舒适的,什么样的环境是我们喜欢的。快速发展的科技并不能改变这些偏好,而只能来迎合与满足这些诉求。因为这些偏好是我们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描摹着我们幸福的模样。

撰稿、转述:张铂镭
脑图:摩西脑图工作室


很赞哦! ( 29 )

站点信息

  • 建站时间:2020-08-10
  • 文章统计100篇文章
  • 标签管理标签云
  • 统计数据百度统计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