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老喻的 孤独大脑 2022-04-14 08:14
头奖十个亿,游戏规则是一人对一人扔硬币猜正反,一次定输赢,输了淘汰。一直赢到最后的人独占大奖。假如全世界所有的人都参加这个游戏,你需要连赢多少场,才能赚到这十亿?
因为2的33次方,是8589934592,约为85.9亿,大于地球上总人口数。这个小游戏告诉我们,复利很厉害,你“只要”连续33次猜对硬币,就能战胜地球上所有的人。但是,想想看,一个人连赢33次,几乎不可能,不信你自己扔硬币试一下。正如芒格所说:作为一种“普世的智慧”,理解复利的魔力和获得它的困难是理解许多事情的核心和灵魂。复利公式,也许是我们一生当中最重要的公式,但也是最被人们低估的公式。
我们不仅低估了复利公式的神奇力量,还低估了该公式的实施难度。
我在《人生算法》里写过:一个人的成就,来自一套“核心算法”乘以“大量重复动作的n次方”。
这正是长期主义的秘密。即使是普通人的努力,在长期主义的复利作用下,也可能累积成奇迹。
然而,能做到这一点的,可能就不是“普通人”了。
聪明人呢?年轻时不甘心于做“大量重复的事情”,年长后又很难实现自己巅峰时刻的连续性。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枉然。
- 在“复利三部曲之1”的《复利的谎言》一文里,我揭示了广泛流传并极大误导了人们的“复利神话”。当然,复利的谎言,是指关于复利的谎言,而非复利是谎言。
- 在“复利三部曲之2”的《复利的公式》一文里,我从头推理了聪明的普通人需要了解的与复利有关的数学,由此也涉及了部分科学和哲学原理。
本文是“复利三部曲之3.1”:复利的本质,后续还有3.2与3.3。有趣的是,当我们正视真实世界那些让人困惑的复杂性,包括“充满变化、不确定性、非连续、非对称、变量交织......”,就会发现,被重新定义过后的复利公式反而更加具有实践性。复利思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富有大局观的操作系统,一个入世的成功指南,一个出世的人生哲学。我对数学、科学、哲学的大量引用,不是想要自编一个所谓“屠龙术”,而是期待读者能够顺着那些人类最伟大的智慧,亲自去探寻真知,以实现自我启蒙。人生道理,又或是成功学,本质上是某种街头智慧,生动,实用。但更多时候因为过于具体而导致“过拟合”,因为过于实用而“划地为牢”。成功不是目的,幸福作为目的又太抽象。在复利三部曲里,我将“富足”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富足的财富,富足的时间,富足的家庭,富足的事业,富足的成长,富足的朋友。“富足”里的“足”,有时候是指满足。有些人哪怕在一间很小的房子里,只要堆满了书,每天粗茶淡饭,也会很满足。从公式,到世俗社会的名利原理,再到个体成功学的街头智慧,本文作为“复利三部曲之3”,是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去探究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第一性原理在我们生活中的价值。
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起初便是试图将自然科学的律令,应用到人生社会,以创立所谓“人生的科学”。
然而,我赞成索罗斯的人类不确定性原则,以及承认社会科学试图去模仿自然科学过程中的挫折。由于现实世界的“反身性”,简单将自然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应用于“社会科学”,充满了不确定性。用自然科学类比社会科学,或者是反之,除了收获灵感,更多的是掉进打比方的陷阱。所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街头智慧,这三者的规则受限于自身的边界,它们彼此启发,偶尔横跨,但极难通用。当今这个世界充满了关于认知的谎言,概括而言大致分为三种:于是,人们以成败论英雄,输家苦恼自责不甘心,赢家因为上面还有更厉害的赢家也是焦虑不堪。
也许,我们需要重新定义“富足”,也要理解实现“富足”的不容易。“对于无知的简单,我不屑一顾;而对于超越复杂后的简单,我全力以赴。”
- 牛顿三大定律很简单,然而他为此写下了厚重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 富足的人生很简单,也许只是和家人们一起吃顿火锅,或是独自在山间湖畔独饮一杯茶,然而实现这些需要许多看不见的付出。
1、从第一性原理去溯源推理,思考问题的本质,理性判断,知行合一,是科学与财富的成功之道;
2、理解并顺应人类社会的“反身性”,能够激发自己和身边人群的情绪和潜能;3、聪明的做法,是学习埃隆·马斯克,既能用“第一性原理”解决偏向于自然科学的问题,又能运用推特调动千万粉丝的激情。“复利三部曲之3”将会出一本书,并会成为一门课程,用于未来春藤公司,一个在我的心理账户里被定义为“付出的事情”。成为一个“富足人士”,实现财富、健康和幸福的指数式增长。本文将提供一个更加适用于充满了不确定性的现实环境的复利公式,探究其本质,并将之运用于现实世界。围绕复利公式,本文将介绍复利思维的6个步骤,帮你设计自己人生的复利增长。为了让复利公式变成“有用”(至少是看起来有用)的“街头智慧”,本文总结了复利的12个法则。
结合一个人此生最重要的7个场景,本文试图给出人生复利的“6大步骤”和“12大法则”的具体应用。这套体系有概念,有故事,有场景,有工具。也许算是人生算法的深入实战版本。
复利的6个步骤,和12大法则,目的在于构建一个系统,以求:2、找到可复制的、连贯性的、不断进化的“努力方法”;3、以连续性的“平凡的动作”,带来“不平凡的结果”。巴菲特的“滚雪球”游戏,也许是关于复利的最直观的隐喻。简单的模型,在现实中的运用绝不简单,否则不会只有一个巴菲特。我在《复利的谎言(三部曲之一)》里,总结了实现复利的艰难现实:随机性、非连续性、不均匀、不对称、对“补血”(现金流)的需求。“复利的谎言”,并不是说复利是谎言,而是过于简单化的复利思维,容易成为谎言。例如,“努力”是个好东西,但是“只要努力就能成功”这句话,也许就是个谎言,因为许多努力的人并没有成功。在这个宣扬“完美传说”的时代,似乎无时不在嘲讽普通人,嘲讽平凡,仿佛我们没有成功,没有实现目标,就是因为自己不够好。
即使如此,构建一个复利的模型,有利于我们从本质上理解,从而增加在现实中实现的概率。假如你每次都重新去捏一个新的雪球,你要很久才能得到很大的雪球。滚雪球,则是基于你的本金,用你的“总资产”去赚钱,而不总是靠出卖时间赚钱。你的总资产,包括“钱、各种资产、专业、IP、人脉、健康、学习能力、美德”等等。整天工作的人是没时间赚钱的。只有基于“本金+决策+行动”,才能通过滚雪球实现人生复利。有些人说自己的某只股票年回报100%,远超股神。可是,股神的年回报是基于整体资产。你算过自己整体资产的年度增长率吗?重要的不是赢很多次,也不是赢的时候回报有多高,而在于你是否下了大注赢了很多。过去一二十年,许多人赚得最多的一笔钱,就是来自房子的增值。除了房市的大趋势,以及被动持有很久,还因为下注金额够大--算上贷款甚至超过了大部分人的净本金。滚雪球的另外一重含义是,你能够把过往的回报进行再投资。你明天早上滚的雪球,不是最初的那个小雪球,而是你昨天完成的那个大雪球。洛克菲勒对儿子说:让每一分钱都带来效益,每一分钱都要让它物有所值。--这句话是一个伟大商人最朴实的箴言。
在回报率不足的情况下扩大企业规模,那简直是在花冤枉钱。但是,当一家公司的已动用资本回报率很高,并且增长来源使其能够将大部分回报进行再投资时,结果将是其价值和股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复合增长。
为什么很多人,一直在抓机会,貌似也抓到了很多机会,但却无法实现富足?答案是:你要有一口锅把你的努力“装”起来。否则就不是日拱一卒,而是日掰一苞米。一个人当下的总体资产,包括“钱、各种资产、专业、IP、人脉、健康、学习能力、美德”等等。你的新创造的价值,新的收入,新的资源,又可以都归入总体资产中。本金也包括一些看上去不属于你的资产和资源,但是因为你的专业、IP、人脉和信用,你可以去整合和使用这些资产和资源。有些时候,懂得如何运用这些资源,甚至比拥有这些资源更重要。就像科斯定律的那个让人恼火的世俗解读:这听起来似乎有点儿霸道,我们也可以倒过来,提一种积极上进的说法:想得到某个人或某样事物,最好的办法是让你自己配得上Ta。一个理性选择的标准之一就是:基于决策者目前的资产(资源)。其中,也包括那些不属于你、但是可以整合的资产和资源。也就是说,不仅打好手上的牌,还要考虑合作者和伙伴们手上的牌。例如,个人IP,就是数字化时代的“个人品牌资产池”,IP能将那些碎片化的传播和影响整合在一起,能够为我们这些比特世界的游民们搭建一个移动的帐篷。资产池还可以是你的账户组合,或者一家公司,或者一个项目,或者你种植的一个农场。我经常和公司的小伙伴们说,要把平常做的事情,变成涮火锅,要有一个锅把各种付出和可重复的笨功夫聚合起来。
许多公司试图用烧钱来构建网络效应,有些可行,大多数不行。数字化时代,科技公司厉害的地方就是,整个网络成为增长内核,增长内核越大,公司反而更强大,更灵活,边际效用递增,这和工业时代完全不同。
即使是做那些临时的事情,也要想想看是否能给你带来价值。有些事情看上去暂时没有回报,但是如果对扩大资产池有好处,就应该做。通用电气前董事长伊恩·E·威尔逊说:“即便你再老练,也无法改变这样一个事实:你所有的知识都是关于过去的,而你所有的决定都是关于未来的。”这二者之间,就是不确定性。这不确定性中,生长出我们此生的希望和意义。但是,这个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所以,你也应该主动进行多元化配置。
- 从工作的角度,你专注于主业,但也要花业余时间去研究新鲜事物,学习一些新的东西,掌握新的技能;
- 从投资的角度,创造了耶鲁大学捐赠基金投资奇迹的大卫·斯文森说:真正的收益,70%首先来自于资产配置,20%来自于具体的选股,10%来自于择时即怎么选时间。
我们运用“组合”的理论,一方面分散风险,一方面有机会参与到某些有较高回报的投资中。不管生活压力多么大,工作多么紧张,也要努力为未来播下一些种子。巴菲特曾经分享了自己的三个秘密:投资自己,珍惜身体和心灵,与优秀的人为伍。在满天飞的暴富故事里,在层出不穷的成功人士的“压迫感”下,我们经常忘记了,自己是宇宙间最罕见的奇迹之一,我们的大脑是地球上最厉害的计算机。
- 许多人成年之后就不再生长了,只是原地打转,一点点儿发霉,枯萎;
- 许多人对待自己的身体和心灵甚至不如对自己的手机好;
- 许多人热衷于与比自己弱的人交往(假如是为了帮助对方那很好),为了颜面刻意远离比自己优秀的人。
光有IP,有人脉,有所谓认知,但没有专业,也很难实现滚雪球的复利效应。所以,你一定要有自己的专业,有一样可以一直不断升级越来越厉害的“超能力”,而且这样东西你是值得努力一辈子、愿意努力一辈子的。
- 随着时间的流逝,能加深护城河的,能让你本钱越来越厚的,是资产;
- 时间越久对生意越不利的,用了一下就扔掉的,是费用。
投资是对于未来的预测,然而未来在本质上是无法预测的。人的一生也会起起伏伏。然而基于价值的本金,就像海浪上的船一样,具有某种稳定性。
- 做对的事情,本质上是管理风险,别挂掉。活得久,自然就会有收益了;
- 做有价值的事情,创造了价值,获得回报也就理所当然了。
如何让钱追人呢?一个是靠运气,一个是靠创造了价值。人类发明了第一台彩色复印机的时候,大多数人选择复印钞票。看来,每个人心底,都想要一个能够“复制”财富的机器。我自己早年创业,最大的顿悟时刻,就是意识到“复制”这个概念的重要性。什么叫商业模式?就是一块钱进去,一块一毛钱出来。然后你大规模地重复这个动作。盖茨为什么当了很久的世界首富?事实上如果他不卖掉微软的股票,现在还是世界首富。原因就在于“复制”。你我都要靠时间来赚钱。盖茨是躺着收钱,睡觉也在收钱,躺在湖边看书也能赚钱,他每分每秒都在赚钱。盖茨做的是一对多的生意,可以在同一时间段与很多个空间的很多人做交易。而大多数人某个时间只能挣一份钱。
从程序的自动化,到互联网的自动化,再到AI的自动化,盖茨利用科技的自动化,让自己财富的复制更为高效。起初研发操作系统,开发成本很高,但复制成本越来越低,甚至趋近于零,所以利润率极高。不仅有复制的价值,还有因为规模效应和网络化带来的“梅特卡夫定律”价值:一个网络的价值等于该网络内的节点数的平方,而且该网络的价值与联网的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生命的本质,就是自我复制:从一个卵细胞,到37万亿个细胞,从而成为宇宙间的奇迹。或许很快,我们就能模仿生命体的功能,制造出能自我复制的机器。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复制,一个是指数效应。二者叠加在一起,就产生了人生复利的效应。这其中,有生命的复制,财富的复制,事业的复制,幸福的复制。人类社会的进步,也建立在“复制”的基础之上。农耕时代,人们复制粮食和牲畜;工业时代,人们复制机器。信息时代,人们复制知识。智能时代,人们复制思考。这个世界,也正在以指数级增长的方式,实现了整体人类文明的复利式增长。那么,我们该如何“复制自己”呢?以下是“复制自己”的十条:事实上,你可以复制的最有价值的东西,那就是你自己。你是自己最大的资产,你自己的这一生就是一家公司,你是这家公司的CEO。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假如一件事情,不是靠容易的事情和细小的事情重复而成,那么复制成本就会很高,很难形成规模效应。复制需要“简单”,但不能过于简单。简单的事情也需要深度,需要专业,需要系统。
复杂的事情简单做,你就是专家;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 你就是行家;
重复的事情系统做,你就是赢家。
飞轮效应指为了使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一开始你必须使很大的力气,一圈一圈反复地推,每转一圈都很费力,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会白费,飞轮会转动得越来越快。你是由“无数个你自己”所构成的网络,你重复做的事情也不是简单的重复和叠加,而是要构成一个网络。最简单的例子是即使你每天不休息同时做三份工作,假如那些事情是割裂的,没有网络效应,也仍然只是“出卖”时间。
- 也可以将自己接入网络,例如你通过直播创造了IP并吸引了十万百万的追随者。
英国著名投资人詹姆斯•安德森认为,伟大的投资,首要特征是:公司具有无限的增长机会,从不自我设限。现实中很遗憾的是,有能力有天赋的人总是犹豫不决,而赌徒们总是不为自己毫无希望的发财梦设上限。生命的遗传是DNA自我复制的结果,DNA是生物的携带遗传信息的分子。复利价值的底层,是信息,是认知。无论该价值表现为一杯奶茶,一个软件,还是一辆汽车。形成这个认知,需要亲自下场,不怕犯错,通过获得反馈,迅速迭代。人有两个我:一个是个体的自我,一个是永恒的阿特曼(梵语:真我、自我)。
一个人的一生是他人无法复制的,但他自己必须有复制自己的模式。
- 每个人的一生都为某个使命(或被命运驱使)而反复做某件事,此为“复制”。
在这里,健壮性指的就是“皮实、有韧劲儿、反脆弱、不掉链子”。健壮性原来是个计算机词汇,指系统遇到了错误还能正常运行。雪球越滚越大的秘密,是其当下的本金,是过去所有的资产之和。
人生就像走钢丝,往前不容易,但倒退或停下观望更危险。不管是对一个人,还是一个机构,增长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当你往前走,哪怕是摇摇晃晃,跌跌撞撞,也会发现,有些问题自然就被解决了,或者被你远远抛在后面,根本不算事儿了。否则,你就是在一个小小的圈子里面纠结,原地打转,越陷越深。我们必须不断向前,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在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混乱度(即“熵”)不会减小。比“富不过三代”更狠的是,有些富豪的财富看上去哪怕靠吃利息也十辈子花不完,可是稍微努力一下就全没了。你有没有意识到,最聪明的人,也未必比你聪明两倍,为什么结果差那么多呢?(当然,这不是一个线性的关系,就像一个人百米跑9秒而你跑18秒,他的收入可能是你的一万倍。)要比一个普通人更聪明1.5倍或许很难,但要比一个普通人更勤奋1.5倍却很容易。但是更大的勤奋,需要利用杠杆,通过“连续性”来实现。
例如个体利用IP,公司利用团队,资本利用投资于好的人和团队。很不幸,即使这类传说是真的,你也会发现,逆袭的赢家们的秘密是:在某个局部形成相对优势,从而获得胜利。把兵力集中在有优势的地方,是成功者最大的秘密之一。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不是我聪明,而是我对一个问题能思考得更久。”持续往前推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以将增加的颗粒最小化,从小改变着手,“简单”才能促进改变。然后像滚雪球那样一点点儿放大。可很多人会想,我手上这点儿本钱,我无名又无背景,这个小雪球滚到啥时候才能有点儿样子啊?基数小的话,就要求增速快。但是增幅大,很难实现持续性。所以,你必须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并且在在某一点上钻研得很深。要是基数小,增速也不够快呢?其实,人生未必一定要暴富,绝大多数成功传说只是随机现象,很多主角不过是幸运的傻瓜。关键在于,我们能尊重常识,勤俭持家,让现金流为正,做好手上的事,也埋下一些种子。进步的人生,宁静的日子,充盈的内心,并不由钱多钱少而决定。进步是一个独立的事情。比较是万恶之源,要比的话也只和自己比较。
每天都让自己更聪明一点儿,还是一个不断反思、纠错、改善的过程。所以,人生复利的滚雪球,每一圈都是一个可纠错的反馈闭环。
人们对升级转型有着认识上的误区,认为转型就是盲目地抛弃掉自身原有的,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升级比转型更为重要和关键,突破自身瓶颈的过程,是一个走向更高、更强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突破,不断创新的过程。
贝叶斯定律,反映了一种不确定时代的哲学和智慧。简单来说就是:自身原有的认知和资源,是上面公式的“原本的信念”。当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哪怕是颠覆式创新,也要充分利用原有的认知和资源,否则就谈不上颠覆。贝叶斯主义者对新证据高度敏感,他们会用新证据带来的信息,来更新原有的认知,进而形成新的理念。然而,任何时候,贝叶斯主义者都不会死守自己的任何理念,而是用概率思维去一步步逼近。最近我在花园里种下了两株浆果,一株红色果实,一株黄色果实。新搭好一个花槽,一铲一铲往里加土,在间隙里又种下十来棵草莓。要想快的话,就要借助机械和种植科学,通过自动化实现复制,从而产生规模效应。再深入想:最大的自动化,还是来自植物本身的自动化,依靠DNA,光合作用,以及太阳缓慢而稳定的核反应。生命本身的复制和演化,是复利效应的内在信息、动力和能量。即使是那些没有生命的东西,例如钱,也只有当其“活起来”的时候,才会创造价值,实现复利。活的资产,活的思维,鲜活的人,富有生命力的组织,如路德·伯班克所言:复杂系统,又称复合系统,是指由许多可能相互作用的组成成分所组成的系统。复杂系统的示例,例如:地球的全球气候、生物、人脑、社会和经济的组织(如城市)、一个生态系统、一个活细胞、以及最终的整个宇宙。当我们讨论人生复利,其实是将一个人的命运视为研究主体。假如我们将过去、现在和未来每个瞬间的“我自己”,平铺在桌面上,这无数个“我自己”就构成了一个复杂系统。人们经常将复杂系统表示为网络,其节点代表组成成分,链接则代表它们的交互作用。你我的命运作为复杂系统,就像由无数个时间、行为、付出、决策......构成的一个网络,其间充满了非线性、涌现、自发秩序、适应、和反馈循环等等。如此理解,就更容易体会到大局观和长期主义的底层逻辑。简单系统,就是线性等比例放大,因果分明,决定论,命中注定。复杂系统是非非线性的,不等比例放大,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复杂性科学认为:
复杂系统由大量相互作用的成分组成,不存在中央控制,通过简单运作的规则会产生出复杂的集体行为和复杂的信息处理,并通过学习和进化产生适应性。
我们作为“终身进化”的主体,是指能够不断通过后天的学习、实现、反思,来实现在人类社会当中的个体进化。终身进化意味着适应性和主动选择,“在和环境的反复的相互作用中改变自己的结构和行为方式”,进而影响环境,改变环境,甚至创造奇迹,从而成就自我,也造福周遭。好机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往往会带来更多更好的机会。复利强调连续性和大局观。以下棋来打比方,就是当你思考如何落子时,要去想“下一步呢?”,还要想“下下一步呢?”。若要计算“下下一步”,你还需要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来计算得失。如果没有太阳,就不会有地球上的生命。有一个有趣的关于太阳的冷知识:
太阳核心的聚变功率密度大约只有276.5W/m³。人体的发热功率密度就已经到了1000 W/m³。你的发热功率密度甚至能比太阳核心高一个量级。发热效率这么低的太阳,是如何参与创造并哺育了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呢?复杂生命的诞生,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太阳的温柔和持久,提供了足够的能量和时间上的可能性,令人类才得以诞生。只要你活得够久,就能见证奇迹,参与奇迹,创造奇迹。
让自己始终留在牌桌上,别轻易All in,别爆掉。时间足够久了,机会就会来临,复利就能实现,好事情自然就发生了。在《资本之道》一书中,作者马克.施皮茨纳格尔如此开篇:
资本不是一个无生命的资产或者财产,它由行动和达到目的的手段组成,最终目的是打造、推进和利用不断发展的经济的各项工具。事实上,资本是一个过程,或者一个方法、途径——即古代中国人所说的“道”。
连“最功利”的财富都如此,更不用说构成富足人生的其它要素,是如何强调“过程”。如你所见,复利三部曲一直试图为“过程”来构建一个完整的模型,用公式、常识和人生道理来反复描述,如何在时间的河流里实现人生的富足。正如道家哲学所认为的:在一个广漠无垠的未知世界,已知的知识微不足道,更可能是临时和错误的。
“胜负对我来说无关紧要。不是想胜就能胜,这就是围棋。因此十局战从一开始我想的就是让自己委身于围棋的流势,任其漂流,不管止于何处。这就是我当时的心情。”
这正是道家哲学最有趣的地方,在一场寸土必胜、以胜负为目的的决斗里,吴清源用一种“不争”的态度,成为不败战神。所以,“道”既不是牺牲当下只看未来,也不是只顾当下及时行乐,更不是对一切都怀疑都失望。对于未来和当下,哈佛教授沙哈尔在《幸福的方法》一书中给出了有趣的主张:快乐是当下,意义是未来,二者共同构建了我们的富足人生。埃隆·马斯克说,对未来一定要乐观,因为悲观毫无作用。是的,一切都会结束,即使是恒久的太阳,数十亿年后也会在宇宙间熄灭。所以,“生命的意义就是整个旅途本身”,我们要去享受这个过程。在每人仅有一次的“终身进化”中,我们需要勇气,需要智慧,需要彼此不遗忘,从而让富足的人生在此生得以显现。